医学文档阁>> 百科分类 >> 生活百科

该分类下有3644个词条 "生活百科" 分类下的词条

热泻
浏览:13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7

摘要: 因热迫大肠所引起。亦名“火泻”。主要症状有泻下黄白如糜或带黏腻、气味臭、肠鸣腹痛、痛一阵泻一阵,泻后仍有厚重感,肛门浊热、小便短赤、口渴、苔黄、脉数等。热泻 病证名。又称热泄、火泻、火泄。因热迫肠胃所致[阅读全文:]

热病
浏览:15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7

摘要: 中医病名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。广义泛指一切外感热病与内伤发热两大类疾病。狭义包括以下几种含义:①一切外感热性病,意同广义的伤寒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。”②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。《难经·[阅读全文:]

热结旁流
浏览:11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7

摘要: 症名。阳明腑实,肠燥屎内结而致时泄臭水之症。下利清水,色纯青。其气臭秽,脐腹疼痛,按之坚硬有块,口舌干燥,脉滑实。乃燥屎坚结于里,胃肠欲排不能,逼迫津液从燥屎旁流下所致。《温疫论·大便》:“热结旁流者,[阅读全文:]

秋燥
浏览:12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。病邪从口鼻侵入,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,如鼻咽干燥、干咳少痰、皮肤干燥等。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:一偏于寒,一偏于热,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,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,[阅读全文:]

气痢
浏览:11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气痢有实证和虚证之分。实证的基本征候特征为为粪便如蟹沫稠粘,有里急后重感,腹胀,大便时排气多,其气臭秽。或兼肠鸣、小便不利等。是由于湿热郁滞,气机不得宣畅所致。虚证的基本征候特征为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[阅读全文:]

浏览:10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痞(拼音:pǐ),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;或指恶棍,流氓,痞子。拼音:pǐ部首:疒五笔输入法:ugik笔画数:12仓颉:KMFRUniCode:CJK统一汉字:U+75DE1、中医指胸腹[阅读全文:]

脐下悸
浏览:17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脐下悸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,多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,当外感病发汗不当,肾气受伤,水气冲逆时则可出现。《医源资料库》:脐下悸,证名。脐下悸动不安。因肾阳虚衰,水气内动所致。常为奔豚证的先兆。《伤寒论[阅读全文:]

女劳疸
浏览:11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语出《金匮要略》。黄疸类型之一。证见身黄、额上微黑、膀胱急、少腹满、小便通利、大便色黑、傍晚手足心发热而反觉恶寒。《金匮要略》认为本证是得之房劳醉饱。根据临床所见本证多出现在黄疸病的后期,是气血两虚、浊[阅读全文:]

目瞑
浏览:12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目瞑,汉语词汇,拼音是mù míng,指眼闭不想睁开的病症。瞑,作合目或寐字解。目瞑指眼睛闭着不想睁开。多见於发热而心烦、眩晕,患者欲闭目求得一时安静的状态。目瞑,证名。眼闭不想睁开的病症。《素问·六元[阅读全文:]

目中不了了
浏览:10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目中不了了,症名。见《伤寒论·太阳病篇》。指眼睛视物昏花,模糊不清。可因邪热内结,灼竭津液,或气血亏损,失于充养等所致。......[阅读全文:]

牡疟
浏览:11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此种疟疾多因平素元阳虚弱,邪气伏於少阴而致。临床表规为发病时寒战较甚,无热或微热,面色淡白,每日定时发作,脉沉而迟等。......[阅读全文:]

闷瞀
浏览:12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闷瞀,汉语词语,拼音是mèn mào,意思是心烦意乱貌。1.心烦意乱貌。2.中医指心胸满闷烦乱,眼目昏花之症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脉盛,皮热,腹胀,前后不通,闷瞀,此谓五实。”高士宗注:“闷,郁也;[阅读全文:]

瞀瘛
浏览:10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瞀瘛是指瞀,指视物模糊昏花。瘛,指手指筋脉拘急抽搐。多由於火热上扰心神,引动肝风所致。瞀瘛是指瞀,指视物模糊昏花。瘛,指手指筋脉拘急抽搐。多由於火热上扰心神,引动肝风所致。本节症状“热”、“瞀”、“瘛”[阅读全文:]

冒暑
浏览:14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指一般的伤暑证。 感受暑邪之后,邪阻肠胃,出现恶寒发热、心烦、口渴、腹痛水泻、小便短赤、恶心呕吐、头重眩晕等症。 冒暑 病名。感受暑热,传入肠胃而致的疾病。为暑病轻证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。《医林绳墨》卷[阅读全文:]

痢疾
浏览:13次 创建时间:2024-05-04 19:06

摘要: 痢疾,中医病证名。是以痢下赤白脓血,腹痛,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。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,内伤饮食不洁。病位在肠,与脾胃有密切关系。病机为湿热、疫毒、寒湿结于肠腑,气血壅滞,脂膜血络受损,化为脓血,大肠传导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