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文档阁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疾病百科   
[0]

颈肋综合征

颈肋征是胸廓区重要的神经受压起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,又胸廓征(thoracic outlet syndrome,TOS)、前斜角征、胸小征、肋锁综征、过度外展综征等,是指胸廓处,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神经锁骨下动静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管、神经症状的总称。疾病称:颈肋征 所属部位:颈部 就诊科室:症状体征:紫绀,体型异常,身痛由于第......
目录

定义

疾病称:颈肋

所属部位:颈部

就诊科室:

症状体征:紫绀,体型异常,身痛

简介

由于第7颈椎的横突异常增生,隆突肋骨,而使胸廓的出狭小,以致出现神经管的压迫症状,此即颈肋征。劲肋综征多见于中年人,因为人步入中年以后,颈肋逐渐化,管弹性差,胸廓管、神经容易受压。

其临床表现要有手疼痛,感觉异常,肤色苍白,手指发冷,患肢肉萎缩、软弱无力,其中以手掌侧小际较明显。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瘫痪,感觉消失,甚至手指坏死现象。颈部触诊,可在患侧锁骨上凹中部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,在肿块下可以触及锁骨动脉的搏动。如作颈椎X线摄,可发现第7颈椎患侧横突异常,肋骨,即可明确诊断。

颈肋短而小,神经管的压迫症状不明显时,可不作治疗。若压迫症状严重,则需手术治疗,切除颈肋

流行病学

本病是肩痛的常见病因之一,青壮年较多见,男女之比约为1:2.2。发病率为0.3%~0.7%,也有者统计达1%~2%。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史。前没有其他相容描述。

病因

对于劲肋综征的病因中医及西医各有各的看法:

1、西医病因

(1)颈肋:第7 颈椎肋骨残存或横突过长。

(2)斜角三角间隙变窄。

(3)肋锁通道结构变异:第1 肋骨锁骨的畸、外生骨疣,以及外伤骨折肱骨位等。

(4)肩部外展时肋韧带胸小后的神经管受卡压。

2、中医病因病机

(1)瘀滞:由于前斜角附着部先天肥大,三角间隙狭小,或由于外伤前斜角肿胀,导致局部筋经络受压,气机郁滞,瘀阻。气滞淤为病,互为因果,始由气滞导致淤或淤导致气滞,终因瘀阻反碍气机,或气滞产生淤,使疼痛加重。

(2)肝血亏虚:本病久治不愈,或胃虚弱,化生气功能减退,以致肝血虚。血虚则不能濡养筋,不能上荣头,则眩晕、血虚又易化动,可见皮肤麻木不仁,筋挛拘急,瘛等表现。

(3)侵筋:《诸病源候论.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》说:“此由体虚,腠理在于筋故也。”《素问.太阴阳明论》说:“故犯贼风者,阳受之”,“伤于者,上先受之”。说明机体虚弱,首当犯之,且常伤及头颈部等阳位。袭于腠,则麻木不仁,经络则强直、痉挛等

症状

本病常发生在青年或中年,女性多见。常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,由外伤、劳损或其他原因诱发;单侧发病多于双侧。

1、症状

(1)神经症状:患侧颈肩部疼痛,或前、手痛,一般多在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区,多为持续性,呈钝痛或刀割样痛。有的患者有感觉异常,如麻木感、烧灼感、蚁感、痛觉过敏等,以神经支配区最明显,任何外展活动都可使症状加重。据报道90%以上的病人出现神经症状

(2)症状动脉受压迫时导致患肢流障碍,可出现疼痛、无力、发凉、怕冷、手指苍白,并有缺性疼痛。患肢上时疼痛加重,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此征阳性率可达72%。静受压时患肢肿胀,手部发绀水肿,静扩张等。

(3)运动障碍:患肢在出现神经症状的同时,常有疲劳感,握拳无力持物不稳落,但力无明显改变。病程长者,日久可出现受累肉的萎缩,力下降,细动作困难等。

2、体征

(1)斜角试验:病人正坐位,双手置于膝上,医生摸其患侧动脉,再令病人头后仰并转向患侧,同时深吸。若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、压下降则为阳性。

(2)肩外展外旋试验:当肩关节外展外旋90°时,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。

(3)直肘后伸试验:让患者尽量将肩部移向后下,俩肘伸直,若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。

(4)前斜角压迫试验:用手指压迫前斜角止点时,患者感局部疼痛并放射至前侧,神经支配区有麻木、沉重感则为阳性。

(5)过度外展试验:患肢伸直并被动过度外展,此时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,表示动脉受到胸小的挤压。

(6)运动试验:双侧上肢外展外旋90°,双手做快速连续的屈伸活动,患侧上肢在数秒钟后即出现疼痛、麻木、乏力且自落下则为阳性。

诊断检查

一、诊断:

典型的动脉型和静型TOS 诊断常不困难。当锁骨下静阻塞,肢体远端肿胀、无色、静怒张,对侧肩部伴扩张。多普勒检查及静造影可确诊。对动脉型TOS,非侵入性管检查及动脉造影具有重要价值。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已如前述。

二、诊断要点:

据顾东的归纳,诊断要点如下。患者手及上肢酸痛、麻木、乏力及萎缩,并有下述情况之一者,均可诊断为胸廓征。

1、前侧皮神经有明确的感觉障碍

2、神经下干的运动、感觉障碍

3、锁骨动脉或静有受压现象(搏改变或张)。

4、颈椎平可见颈肋或第7 颈肋横突过长。

5、特殊试验阳性者。

6、电检查神经锁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者。

三、实验室检查:实验室检查无异常。

四、其他助检查:

1、X 射线检查

常规X 射线拍颈椎正侧位及上胸部正位,以便确定有无颈肋或上部肿锁骨或第1 肋畸等。

2、管造影

运障碍较重者,可锁骨下动、静造影,以了解管受压、塞或狭窄部位及侧支环情况。

3、电图检查

检查肉在静止和收缩时的生物电变化,有助于确定病变是在周围神经还是在肉本身。

鉴别诊断

1、颈椎病

颈椎病多见于40 岁以上男性,本病多见于40 岁以下女性;颈椎病疼痛多以颈肩部为,本病以手部麻痛为颈椎病很少有大小萎缩,没有管受压体征;颈椎正侧位X 射线、颈椎MRI 有助于确诊。

2、脊髓空洞症:

本病年龄在20~30 岁,男性多见,男女比例为3∶1;感觉障碍呈分离现象(痛觉消失,触觉存在)严重;后期空洞扩大而损害前角细胞时可出现萎缩及反射消失(本病运动障碍往往较感觉障碍先出现,因运动纤维的周径大,易受压);上肢虽有自神经功能紊乱,但无管受压体征。MRI 对鉴该症具有重要价值。

3、下运动神经元病变-进萎缩症:

该病前侧皮神经支配区无感觉障碍侧腕屈常受损;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部位完全不同;无管受压症状与体征。

并发症

颈肋征患者严重者三个下神经干均可受牵扯,管受累的症状表现为手与手指出现反复的肿胀凉、苍白、发绀与麻刺痛。在极严重的病例可发生手指尖的坏管受累时常有锁骨动脉受压,动脉暂时性阻滞,锁骨动脉的销赃上部分搏动增加与杂音。

治疗

1、疗法

前斜角症状明显,局部压痛者,可用1%普鲁卡因5~10ml局部封。封法:患者取坐或卧位,头转向对侧,在锁骨上2.5cm 胸锁乳突锁骨头后缘处,嘱患者深吸憋住,以确定前斜角位置,然后用细针垂直刺入0.5cm 左右,回抽无即可注入药物。

2、手术治疗:

锁骨上切,在锁骨上窝作一个6~8cm横切始于胸锁关节的上外侧,自此向上向后,在皮肤切切断颈阔,同时找出胸锁乳突锁骨止端并切断,在前斜角的前找到颈外静与肩动脉、颈横动脉,分结扎之。将切断,在前斜角的前可找到斜向下的神经。将它游离并向侧牵,分离前斜角的前后缘,在它的附着点处切断,避免损伤锁骨下静。此静位于前斜角的前下

前斜角的后锁骨动脉丛。注意将前斜角切断能否缓解对这些组织的压力,细察看处于中斜角侧的神经管束,是否有任何纤维束压迫这些组织、斜角是否畸,探查颈肋或第7颈横突过大等。颈肋通过前、中斜角间隙,丛最下的神经锁骨动脉跨越颈肋时被压成弓状,手术的的是解除神经管的压迫。

颈肋小心地游离,切除其一部分或全部。切除全部纤维束,如发现中斜角夹紧丛,则应切除足够的肉解除压迫。要注意在一些病例中神经的一部分可以穿入斜角,则盲地切断斜角可损伤丛。术后放置橡皮条流,24小时后取出流条,一周拆线。

护理

1、护理问题: 本病胸廓区重要的神经(神经锁骨下动静)受压起的复杂临床症候群,其要护理问题如下。

动脉不足时,可出现肢体疼痛色苍白,冷,搏减弱或消失,严重者可造成肢体缺坏死等。

②静不足时,可出现水肿、指端发绀溃疡

神经受压时,出现感觉运动障碍,手指无力肉萎缩,功能受限。

④患者缺乏必要的知识,患病后理负担加大。

2、护理标:严密观察病情,防止肢体缺加重;采取一切措施,减轻神经管受压;加强卫生宣教,鼓励病人积极配治疗。

3、护理措施:

①清除紧张焦虑不良理反应:

A.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,耐倾听诉,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期望,便于针对性地交谈、疏导,使患者及其家属能正确地对待疾病,安接受治疗;

B.为明确疾病的诊断,告知病人可能接受的检查与治疗措施及注意点,取得患者理解与配

C.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耐细致地护理,严密观察,取得患者的信任,使之有安全感;

D.运动障碍患者常常生活受限,在加强生活护理的同时,鼓励患者用能动的肢体进活动,让患者在建立自立能力中取得自信,建立自我护理意识,清除焦虑,切忌完全性替代护理。

②维持病人肢体的代谢需要:用颈悬带悬吊患肢前,使肩部上抬,缓解对神经管的压迫,以促进环,安排适当运动及休息,避免肢体疼痛及疲惫;保持肢体温暖;避免使用管收缩药物。

③手术治疗是解除压迫的最后手段。护理人员遇此情况,宜向病人解说,并提供术前、术后护理。

康复

本病系因解剖结构异常而起的神经受压后综征。如症状较轻,无神经损伤症状,可试康复疗法:适当休息,悬吊患肢,不提重物,肩部可作耸肩活动,局部热按摩前斜角普鲁卡因(奴夫卡因)封。试1 个月左右,如症状加重,影响生活与工作,应手术治疗;若后期遗留上肢活动障碍、萎缩,应适当给予体育疗法、理疗,最大限度恢复功能。

预后

本病痛苦,但预后良好。

预防

严密观察病情,防止肢体缺加重;采取一切措施,减轻神经管受压;加强卫生宣教,鼓励病人积极配治疗。如症状较轻,无神经损伤症状,可试康复疗法:适当休息,悬吊患肢,不提重物,肩部可作耸肩活动,局部热按摩前斜角奴夫卡因封。试1 个月左右,如症状加重,影响生活与工作,应手术治疗;适当给予体育疗法、理疗,最大限度恢复功能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上一篇 肩部骨折

下一篇 寄生虫性关节炎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