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文档阁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中药百科   
[0]

碗蕨

碗蕨,中药。为姬蕨碗蕨植物碗蕨Dennstaedtia scabra(Wall.) Moore的全草。植物碗蕨,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台湾湖南、广西、四川云南西藏等地。具有祛清热解毒之功效。治感冒头痛湿痹痛。全草。味辛,性凉。入膀胱。祛清热解毒。感冒头痛湿痹痛。治感冒头痛碗蕨15g,15g。服。(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服:汤,9-15g。采集加工:夏、......
目录

入药部位

全草。

性味

味辛,性凉。

归经

膀胱

功效

清热解毒

主治

感冒头痛湿痹痛。

相关配伍

治感冒头痛碗蕨15g,15g。服。(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

用法用量

服:汤,9-15g。

炮制

采集加工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杂质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鉴别

药材性状:,粗长,表面红棕色,密被棕色状毛,其下着生众多灰黑色须根叶柄长20-35㎝,红棕色,稍有光泽;叶片长20-35㎝,宽15-20㎝,三至四回羽状深裂;三角状披针,纸质,棕绿色两面、羽轴叶脉均具褐色状长毛;末回裂短,钝尖,全缘,每裂有小1条,先端膨大成水囊,不达边;孢子囊群生于小先端,囊群盖灰绿色,略有毛。质脆,微,味淡。

形态特征

陆生蕨类植株高70-120㎝。粗壮,密生褐状长毛。远生;叶柄长20-35㎝,棕色面扁平有纵沟,具褐色状毛;叶片纸质,两面上密生白色状毛,三角状披针或长,三至四回羽状分裂;羽片15-20对,互生,有柄,卵状披针或线状披针,下部羽片较大,长10-32㎝,宽3-10㎝;二回羽片12-18对,互生,卵形或卵状披针,下部的较大,长2.5-10㎝,宽1-3㎝;三回羽片卵形,长5-25㎜,宽3-10㎜,边缘有少数尖齿,有时具侧裂4-6对;叶脉羽状,每裂有小1条,先端膨大成水囊。孢子囊群生于裂边缘小先端;囊群盖黄绿色,边缘有齿

生长环境

生于海拔800-2400米的林下、溪边。

相关论述
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“全草:味辛,性凉。有清热发表的功能。用于感冒头痛。”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上一篇 窝儿七

下一篇 碗花草根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